一、世紀末盤點思潮 黨中央語定乾坤
1 “三個代表”注家蜂起
鄭必堅:不能把三個代表割裂開來,對立起來
李君如:講三個代表并不意味著共產黨已經是全民黨了
畢銘: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三個代表
石仲泉:黨章關于黨的性質的論斷沒有錯,但不夠,需補充
高層吹風:只有工人階級才能代表當前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
鄭傳芳:必須研究回答非公有制的和外資的、合資的是否在特定條件下也從屬于和服務于先進生產力的范疇
2 階級基礎 政黨命根
李君如:需研究共產黨能不能代表先富起來的人
李瑞環(huán):心里沒有群眾,就是忘本、變質、背叛
辛鳴:保護既得利益,不能強化社會民眾對不規(guī)范暴富階層的不平衡心理
何清漣:執(zhí)政黨的社會基礎已經傾斜
魏?。含F代修正主義依靠的是資產階級及其在黨內代理人,而不是依靠工人階級
盧周來: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團有可能進一步得到政府扶持,并與政治合流
王躍生:改革要靠民主選擇不能僅靠精英抉擇
3 政改藍圖 集思廣益
李君如答記者問:中國共產黨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是全民黨
武兵:駁曹思源“把中國共產黨改造成社會黨論
應克復:應改變我國長期存在的權力結構雙軌制
中國的人大與西方國家的議會有何不同?
《炎黃春秋》刊文:多黨合作應當有一部監(jiān)督法和一部參政法
人大常委:重大項目應向人大匯報,不能不報
《南風窗》刊文:黑金政治已經開始襲擊中國的社會肌體
4 后改革時代 各階層眾相
賈保華:我們已進入后改革開放時期,主要問題已經變化
下一階段的改革將面對潛在的社會不安定因素
徐友漁:沒有必要以美化前30年否定后20年來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韓德強:50年代能把壞人變成好人,而90年代卻把好人變成壞人,你說哪個社會風氣好?
《南方周末》刊文:南街村顯示了小農色彩的社會理想
二、永恒話題所有制 爭論不休話私企
三、國企改革頭緒繁 多管齊下求推進
四、宏觀亮點多 多家齊爭鳴
五、新經濟引爭議 高科技是根本
六、經濟全球化 開放犯挑戰(zhàn)
七、金融熱點多 診斷多分歧
八、社會時弊
九、經濟發(fā)展問題
十、經濟學貴為顯學 經濟學家已被寵壞
十一、俄國觀察
十二、美國大觀
十三、東亞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