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

定 價:¥40.00

作 者: (澳)P.W.庫徹(Philip W.Kuchel),(澳)G.B.羅爾斯頓(Gregory B.Ralston)等著;姜招峰等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全美經(jīng)典學習指導系列
標 簽: 醫(yī)用生物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097194 出版時間: 200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0cm 頁數(shù): 444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17章,通過問題解答和實例分析對生物化學的基本內(nèi)容及新的進展進行了簡明扼要的介紹。本書表述風格獨特,基本內(nèi)容以客觀描述為主,選擇性內(nèi)容通過實例分析進行探討。它以簡明而有趣的問題和豐富的背景知識來反映概念的發(fā)展與演化,由此促進并引導讀者對疑難問題的思考,激發(fā)研究探索的欲望。本書由澳大利亞著名大學生物化學系中眾多具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撰寫而成,在第一版基礎上經(jīng)過內(nèi)容的調整和平衡,保證所有章節(jié)在深度上更適合讀者。由北京聯(lián)合大學教授姜招峰博士主持翻譯,譯文較好地保持了原書風格,力求敘述規(guī)范貼切、語言自然流暢。本書可供生命科學專業(yè)的本科師生或自學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生物化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細胞超微結構
1.1 導言
1.2 研究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方法
1.3 亞細胞器
1.4 細胞類型
1.5 細胞結構層次
第2章 碳水化合物
2.1 導言和定義
2.2 甘油醛
2.3 簡單醛糖
2.4 簡單酮糖
2.5 D-葡萄糖的結構
2.6 葡萄糖的構像
2.7 葡萄糖以外的單糖
2.8 糖苷鍵
2.9 多糖
第3章 氨基酸和肽
3.1 氨基酸
3.2 氨基酸的酸堿性質
3.3 氨基酸分析
3.4 肽鍵
3.5 半胱氨酸反應
第4章 蛋白質
4.1 導言
4.2 蛋白質的純化與鑒定
4.3 蛋白質折疊
4.4 蛋白質結構
4.5 序列同源性與蛋白質進化
4.6 蛋白質構象的測定方法
第5章 蛋白質:超分子結構
5.1 導言
5.2 超分子結構的裝配
5.3 蛋白質的自我聚合
5.4 血紅蛋白
5.5 細胞外基質
5.6 細胞骨架
第6章 脂、膜、運輸和信號
6.1 導言
6.2 脂的分類
6.3 脂肪酸
6.4 甘油脂
6.5 鞘脂
6.6 源自異戊二烯(形)的脂類
6.7 脂在水中的性質
6.8 膽汁酸和膽鹽
6.9 血漿脂蛋白
6.1 小泡
6.11 膜
6.12 運輸
6.13 跨膜轉運的分子機制
6.14 信號
第7章 核酸
7.1 導言
7.2 核酸及其化學組成
7.3 核苷
7.4 核苷酸
7.5 多聚核苷酸
7.6 DNA的結構
7.7 DNA的變性
7.8 DNA的大小、組構和拓撲學
7.9 DNA的結構和類型
7.1 核酸酶
籬8章 酶的催化作用
8.1 基本概念
8.2 酶的分類
8.3 提高鍵斷裂速率的方式
8.4 速率提高和活化能
8.5 定點誘變
第9章 酶動力學
9.1 導言和定義
9.2 依賴于底物濃度的酶反應速率
9.3 Km和Vmax的圖解求值
9.4 酶抑制的定義
9.5 酶抑制方程
9.6 米氏方程的基本機制
9.7 復雜的穩(wěn)態(tài)方程式的推導
9.8 多反應物酶
9.9 pH對酶反應速率的影響
9.1 酶抑制的機制
9.11 調節(jié)酶
第1章 代謝:基本原理
1.1 導言
1.2 熱力學
1.3 氧化還原反應
1.4 ATP及其在生物能學方面的作用
1.5 代謝途徑的控制步驟
1.6 調控信號的放大
1.7 細胞內(nèi)的區(qū)室與代謝
第11章 糖代謝
11.1 糖酵解
11.2 丙酮酸的去向
11.3 糖異生
11.4 Cori循環(huán)
11.5 糖原代謝
11.6 進入糖酵解途徑的其他碳水化合物
11.7 細胞液中NAD+的再生成
11.8 糖酵解作用的調控
11.9 糖酵解過程中激素的作用
11.1 磷酸戊糖途徑
第12章 檸檬酸循環(huán)
12.1 導言 
12.2 檸檬酸循環(huán)反應
12.3 檸檬酸循環(huán)的能量學
12.4 檸檬酸循環(huán)的調節(jié)
12.5 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
12.6 丙酮酸羧化酶
12.7 檸檬酸循環(huán)的兩性特點
12.8 乙醛酸循環(huán)
第13章 脂類代謝
13.1 導言
13.2 脂類的消化
13.3 脂蛋白代謝
13.4 貯存脂類的動員
13.5 脂肪酸的氧化
13.6 由脂肪酸產(chǎn)生的乙酰-CoA的去路:生酮作用
13.7 脂肪的生成
13.8 磷脂與鞘脂類的合成
13.9 前列腺素
13.1 膽固醇的代謝
13.11 脂類代謝的調控
第14章 氧化磷酸化作用
14.1 導言
14.2 電子傳遞鏈的成分
14.3 電子傳遞鏈的構成
14.4 電子傳遞與ATP合成的偶聯(lián)
14.5 線粒體產(chǎn)生的質子數(shù)與傳遞給氧的電子數(shù)的比率
14.6 質子傳遞機制的模型
14.7 ATP合酶
14.8 ATP合成的機制
14.9 腺嘌吟核苷酸轉入與轉出線粒體
第15章 氮代謝
15.1 氨基酸的合成及食物來源
15.2 蛋白質的消化
15.3 氨基酸代謝動力學
15.4 氨基酸的分解代謝
15.5 多余氮的處理
15.6 嘧啶與嘌吟代謝
15.7 一碳化合物的代謝
15.8 卟啉代謝
第16章 遺傳物質的保持和復制
16.1 導言
16.2 DNA的半保留復制
16.3 DNA復制的拓撲學
16.4 DNA復制的調控
16.5 細菌DNA復制的酶學
16.6 細菌中復制起始的分子事件
16.7 細菌染色體復制的終止
16.8 真核生物DNA復制的起始、延伸和終止
16.9 DNA復制的抑制劑
16.1 DNA損傷的修復
16.11 DNA重組和基因分離
16.12 聚合酶鏈反應
第17章 基因表達和蛋白質合成
17.1 導言 
17.2 遺傳密碼
17.3 細菌中的DNA轉錄
17.4 真核生物中的DNA轉錄
17.5 轉錄因子
17.6 DNA轉錄物的加工
17.7 基因組的組構
17.8 轉錄的抑制劑
17.9 mRNA翻譯的裝置
17.1 細菌中的RNA翻譯
17.11 真核生物中RNA的翻譯
17.12 蛋白質的翻譯后修飾
17.13 翻譯的抑制劑
17.14 基因表達的調控
補充問題答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