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意識是每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它令人恐懼叫人絕望。死亡是生命的否定,意識的否定,也是人生全部價值的否定。死亡即是虛無,它使我們所珍愛的一切化為烏有??磥硭劳龅囊庾R似乎使生活成為不可能,而事實上生命在綿延,生活在拓展,對死亡的恐懼和絕望并未毀滅生機勃勃的人類世界。人們如何擺脫死亡的陰影,如何在意識中逃避、消解、克服或面對死亡意識的摧毀,這是生命之謎,也是意識之謎,當然也是文化、宗教和哲學之謎。死亡是生存的事實、生存狀態(tài)的事實,死亡意識則是一種意識事實。對死亡的意識和恐懼只能用意識去戰(zhàn)勝和克服,征服死亡的意識的意識之謎的謎底存在于每個曾經活過或現在活著的人們的心靈深處。正如在生存事實上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然歸宿,從而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樣,擺脫死亡的恐懼從而使生活可能的意識都具有同樣的意識功能和生存論功能。所以,寫一本關于“死亡意識”的書必得有平等、謙虛的理性態(tài)度,多些描述,少些斷言??鬃诱f,“不知性,焉知死”,圣人尚且不知,我們何敢獨斷!日常生活經驗和哲學家們的反思都表明,死亡意識不僅僅是關于死亡的意識。死亡并不是生物學上的特定時刻,海德格爾說死亡不是事件,死亡是不確定性的確定性。死亡的不確定性即是生命的不確定性,死亡意識貫穿于我們的全部生命過程,所以海德格爾認為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