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茲柏,1982年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系,是我國第一代電影碩士研究生。曾任北京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理論美學研究室研究人員,研究室副主任。期間參加了全國六五社科重點項目“電影美學”的研究工作,并發(fā)表“中國電影美學的再認識”等論文40多篇和出版了著作《電影改編理論問題》。同時還參加了大百科全書“電影卷”和中國電影出版社“電影藝術詞典”的編寫工作,兼任《電影藝術》特約評論員和《北影畫報》專欄作家等。期間論文多次被《新華文摘》轉載。1988年初獲全額獎學金赴美國留學。1994年初,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影視藝術學博士學位。在美國留學其間,參加過多次國際上的影視學術交流活動并發(fā)表多篇論文。1993年,在美國出版了《FILM IN CONTEMPORARY CHINA,1979-1989》(《當代中國電影:1979-1989》)一書。1996年底回到上海并正式進入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工作。近年出版并獲獎的著述有:《虛擬現(xiàn)實主義和后電影理論》獲第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2000)優(yōu)秀學術論文獎,中國文聯(lián)2001年度文藝評論獎(二等獎),《大陸、臺灣、香港電影的比較研究》獲得第1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學術研討會(2001年)優(yōu)秀論文獎,《影視藝術技術叢書》(7本)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近年參與的國際學術交流有:2001年接受和完成了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亞洲媒體和信息傳播中心(AMIC)委托的研究課題《The Impact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全球化沖擊和中國文化發(fā)展》),2003年5月在西雅圖亞洲電影學會年會提交論文“On the Father Figures in Zhang Yimou’s Films”并隨后出版。目前正在從事的課題還有受美國富布賴特Fulbright研究基金資助的項目“當代中國電影文化發(fā)展趨勢研究”(和紐約城市大學CUNY朱影教授合作),《中國電影通史》(第四卷,1978-2002)和《中外電影史綱》(1895-20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