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奇特的中國古典小說,它的藝術性是令人難忘的,采用了別是一格的幽默文體。小說通過下界陰山鬼谷中的三家村土財主活鬼一家兩代的不同遭遇,諷刺了陰曹地府。它一反舊小說的所謂文人氣,無章無典,無規(guī)無矩;滿目臟字卻不下流,油嘴滑舌卻很嚴肅.]《何典》是一部很奇特的中國古典小說,它采用了“幽默”的文體,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別具一格。小說通過“下界陰山”“鬼谷”中的“三家村”土財主活鬼一家兩代的不同遭遇,諷刺了閻羅王與妖魔鬼怪所在的陰曹地府的種種。它一反舊小說的“文人氣”,無章無典,無規(guī)無矩;滿目臟字卻不下流,油嘴滑舌卻很嚴肅。由于小說的反傳統(tǒng),作者又是個在野才子,從嘉慶初年至光緒三年的七八十年間,小說一直沒有登上大雅之堂;也沒有人刻印過;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才有了上海《申報》館海上餐霞客寫《跋》的版本。一九二六年五月,劉復(半農)在無意問得到了《何典》的舊版本,標點校注后準備出版,并請魯迅作序。魯迅在五月二十五日連寫了《題記》和《為半農題記<何典>后,作》兩篇文章(前者收入《集外集拾遺》,后者收入《華蓋集續(xù)編》)。魯迅“很喜歡”“印成的樣本”,并認為《何典》“談鬼物正像人問,用新典一如古典”,“展示了活的人問相”,“在那時,敢于翻的人(張南莊)的魄力,可總要算是極大的了。”《何典》出版問世后風靡一時,跟魯迅的著力推薦有關;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發(fā)生,文化人在書齋里坐不住了,《何典》開場白中的“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成了對時政最好的注解;國民黨元老吳稚暉自稱《何典》是他做嬉笑怒罵文章的范本;同時,文壇的一些重要人物胡適、周作人、林語堂等也不斷提到這本書。但也有一些“文人雅士”,他們責難《何典》“不入流”。一九三二年,日本打算編印《世界幽默全集》,魯迅把《何典》作為中國的八種幽默作品之一,推薦給增田涉,并在五月二十二日致增田涉信中說:《何典》一書“近來當作滑稽本;頗有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