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199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重點研究項目——“轉型中的日本”課題的最終成果。1999年初,按照日本所的科研計劃,在所領導的部署下,成立了由我牽頭、由四位成員組成的“轉型中的日本”課題組。從那以來,我們四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書的寫作之中。大家認為,既然承擔了此項重任,則理當責無旁貸地全力以赴。再者,各位確系“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因為我們從各自相異的研究角度不約而同地意識到,當今在日本研究中“轉型”已成為總結戰(zhàn)后、把握現(xiàn)實、預測未來的關鍵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們都已從各自研究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成果和資料,正有濃厚興趣對此進行一番系統(tǒng)的概括,從而把對日本轉型趨勢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正如本書的主題與內容所示,日本正處于一個新的全面轉型期?,F(xiàn)階段的轉型實際上是由80年代以來內政與外交的上升運動、90年代以來經濟的停滯趨勢、以及貫穿這兩個時期的社會文化的雙重傾向這三條主線交織而成的,因而向世人展示著一幅錯綜復雜的轉型斷面圖。在政治與外交領域,日本正不懈地推動徹底擺脫戰(zhàn)敗國陰影、走向政治大國的進程;在經濟領域,日本人把引發(fā)這場轉型的“泡沫經濟”破滅稱作“經濟戰(zhàn)敗”和“第二次開國”,把其進程描繪為“日本丸”航船的一次沒有海圖的遠航,對其未來前景表現(xiàn)出憂心忡忡的悲觀心態(tài);在社會文化領域,日本出現(xiàn)了民族主義與開放精神、大國意識與悲觀情緒等看似相互矛盾現(xiàn)象的并存局面,同時面臨著主流價值觀動搖、青少年頹廢等“世紀末”現(xiàn)象,并迎來了“老齡少子化”等社會結構的重大轉折。在現(xiàn)在和未來的較長時期內,這些所有演變趨勢的合力,將使日本經歷一場繼明治維新、戰(zhàn)后改革以來的又一次重大的全面轉型。這場轉型的歸宿在哪里?未來的日本究竟會是個什么樣子?這不僅是日本人自己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中國人十分關注的一個焦點。這一轉型趨勢對日本人來說攸關自己的切身利益及其后代的生存環(huán)境,對中國人來說則攸關這個重要鄰國的走向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日本的“轉型”問題屬于“進行時”和“將來時”的敘述對象;從這種時間概念上可以說,中國學者在觀察、分析和預測日本的轉型趨勢方面與日本學者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當然,中國學者的日本研究在視角與方法上與日本學者并非完全一致,因而其看法與結論自然也會包含不同于日本同行之處。近年來,國內學界已出現(xiàn)了一些有關日本未來演變趨勢的研究成果,但迄今還沒有進展到對日本的“轉型”進行全面、系統(tǒng)研究的階段。本書如能在研究日本“轉型”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則是我們的莫大欣慰。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大量國內外學術成果,特在此向其所有作者一并致謝。值此書出版之際,我代表四位作者感謝中國社科院科研局為本課題提供了研究經費;我們對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張?zhí)N嶺所長深表謝意,感謝他給予我們信任,委以本課題的重任,并把重點課題研究經費“傾斜”提供給了本課題。我們還感謝社會科學出版社欣然答應出版此書,最后還要向本書責任編輯許春山先生表示衷心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