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臺灣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推究原因當然有許多因素,諸如社會變遷快速、人際關系互動頻繁、婦女經濟自主等,然而,依筆者的觀察及從事婚姻輔導的經驗發(fā)現(xiàn),兩性性格教育的失敗是根本原因之一,尤其對男性的性格教育更是值得檢討。我們的社會一直教導男性要追求事業(yè)成功,卻未教導男性如何經營及維系親密的人際關系,有時候甚至禁止男性與親人維持親密關系,長久下來,男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不是不知如何自處,成天忙于事業(yè)與工作或逃離關系,便是在關系中發(fā)生沖突,使得原本危機四伏的關系更加雪上加霜。因此,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實在需要被允許可以與人(尤其是親人)維持親密的人際關系,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良好的示范,讓他們知道如何與人共享親密關系。父母是允許及示范的主要來源,若父母不允許也不能示范親密關系給孩子看,我們怎能期待孩子會有一個親密美滿快樂的婚姻及家庭生活,這也是筆者不厭其煩陳述親密關系重要性的原因,終究家庭和樂、親子和諧、婚姻美滿,不但是中國人追求的理想,也是人間至美的事,所以,讓我們彼此以“做個親密的父母”互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