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五卷。卷一主要論樂,敘述上古至漢魏唐宋的歌體衍變緣曲及發(fā)展過程。卷二論詞,歷評五代至宋南流初詞人詞作,其中敘說掌故,點評風格流派,無不精細,見識頗為深刻。王氏論詞的宗旨一曰雅正,二曰不被音律束縛。以此為標準評五代、北宋各家詞,故而推重蘇軾,貶抑柳永。他認為蘇軾“非心醉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睂α绖t譏為“淺近卑俗”,對李清照的閨想思之作,認為是“癌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也予以斥責。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王氏的論詞特點及觀點。卷三至卷五專論詞調,重在考釋曲名,包括風調本事、作者與撰制年代;探究音律,包括所屬宮調、音樂特點;闡述流變,包括曲調衍變成詞調的經過。可以說一部頗有價值的詞調“溯源”之學。綜觀全書,《碧雞漫志》最有價值之處是論詞及論調。后代學者從王氏的觀點中吸取了許多營養(yǎng),很值得我們研究與探討。(編者: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