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自序/林清玄
〈第一講〉智慧的開啟
把自己的勛章擦亮
認識人生的無常
體驗人身的難得
相信因果的真實
看清生命的痛苦
保持超越的心
保持幸福的心
保持從容的心
保持生命的會心
保持夢想的心
永遠保持學習的態(tài)度
〈第二講〉慈悲的胸懷
心的改革與創(chuàng)造
慈悲的初步:感同身受
產生平等的心
完全開放的心胸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更纖細柔軟的心靈
更廣大的包容心
超越世間的無知
盡形壽,拯救世界
永遠祈求心中的蓮花開放
〈第三講〉生死的面對
輕松的面對死
莊嚴的面對死
一般人對生死的看法
佛教對生死的觀點
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
解脫生死是佛教最重要的基礎
生死的根本教法
每一天往好的方向去活
〈第四講〉禪定的人格
超越形式主義的佛法
落實到世間的生活
覺悟的態(tài)度
專注的生活
執(zhí)著的破除
平常心是道
反觀自心
游戲三昧
常保喜心
〈第五講〉因緣的成就
因是種子,緣是成熟種子
一切都由因緣而生
命運中有許多疑惑
對因緣的僵硬觀念
決定因緣的兩個角度
因緣和命運的關系
懺悔從前的壞種子
在覺悟中止惡向善
愿力是船,業(yè)力如石
回向,改變這個世界
珍惜每一個因緣
不要用肉眼看待世界
不要用僵化的觀點看世界
佛的成就是因緣的成就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第六講〉身心的安頓
由四大組成的身體
身心不可分割
現(xiàn)代人定力薄弱,心性浮躁
現(xiàn)代人欲望強盛,煩惱繁多
現(xiàn)代人資訊繁忙,知識豐富
現(xiàn)代人我執(zhí)強烈,隨波逐流
戒心薄、定力浮、慧力淺
人有無限的潛能
人可以突破束縛
人要肯定自我的價值
觀身不凈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達摩祖師的四種方法
調柔得像水一樣
調柔身心的五個方法
身心安頓才能安頓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