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后現代道德

后現代道德

后現代道德

定 價:¥12.00

作 者: (法)讓-弗朗索瓦·利奧塔著;莫偉民,伭曉笛譯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叢編項: 歐洲思想系列 第二批
標 簽: 后現代主義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6169575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 164 字數:  

內容簡介

  《后現代道德》共分4章,內容有:瑪麗在日本,關于美術圖案設計者的悖論,后現代傳說,奇怪的拍擋,不為人所知,音樂、沉默等。

作者簡介

  齊格蒙·鮑曼(ZygmuntBauman,1926-),英國猶太裔社會學家與思想家。鮑曼一直生活在波蘭,直到1968年他同其他幾位著名的大學教師一起被驅逐出境,1971年他經以色列到英國定居。鮑曼的社會學研究雖然在主題上具有一貫性,但他卻不是一位體系的創(chuàng)造者,雖然鮑曼在英國利茲大學社會學系擔任首席教授達二十年之久,但他從未標榜自己創(chuàng)立了某個社會學學派,而且總是低調處理自己的公共形象。對于鮑曼而言,社會學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是對社會生活積極的自我反思的一種形式。鮑曼的思想觸角延伸到了我們時代許多最令人困惑的變化以及最迫切的問題,從知識分子社會學、現代性的命運、工業(yè)社會理論,到思想史、社會哲學、文化研究等領域,鮑曼都取得了極高的學術成就,在一大批極具影響力的社會學著作中,他從不畏懼提出根本性的問題,即使這些問題會令人很不舒服,這些著作包括《朝向一種批判的社會學》(1976)、《闡釋學與社會科學:理解的方法》(1978)、《階級的記憶》(1982)、《立法者與闡釋者:現代性、后現代性與知識分子》(1987)、《自由》(1988)、《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社會學式地思考》(1990)、《現代性與矛盾狀態(tài)》(1991)、《必死性、不朽性與其他生活策略》(1992)、《后現代性的通告》(1992)、《后現代倫理學》(1993)、《碎片中的生活:關于后現代道德的論文集》(1995)、《后現代性及其不滿》(1997),以及預計在1998年6月出版的《工作、消費主義與新窮人》。1996年鮑曼誕辰七十周年時,羅特里奇出版社出版了頗具紀念意義的研究鮑曼的論文集《文化、現代性與革命》。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贅言
1.瑪麗在日本
2.市郊貧民區(qū)
3.關于美術圖案設計者的悖論
4.引人注目嗎?
第二章 制度的幻想
5.圍墻、海灣和制度
6.后現代傳說
7.“地上本沒有路”
第三章 隱情——寫給吉爾·德勒茲
8.總路線
9.奇怪的拍擋
10.仆人守則
11.可能之紀念碑
第四章 地下室
12.不為人所知
13.恐怖是內在的
14.音樂、沉默
15.微不足道的“生靈”
索 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