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wǎng)頁制作After Effects電腦非線性編輯大師After Effects4.1

電腦非線性編輯大師After Effects4.1

電腦非線性編輯大師After Effects4.1

定 價:¥58.00

作 者: 高杰,潘梅編著
出版社: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叢編項: 希望計算機動畫教室系列·高校電腦美術設計教材叢書
標 簽: 計算機圖形學

ISBN: 9787900044105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開本: 26cm+光盤1片 頁數(shù): 399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高校電腦美術設計教材叢書’之一。全面介紹了目前在非線性領域功能最強大的最新版本After Effects 4.1的使用。本書分兩大部分、15章?!盎A篇”包括8章內(nèi)容,介紹了After Effects的基本概念、素材、合成圖像、層的概念和管理、層的動畫、遮罩與透明、效果綜述、制作影片;“高級篇”包括7章內(nèi)容,介紹了如何高效管理項目、精調(diào)動畫、運動、屬性法追蹤控制、高級鍵控技術、高級工具包提供的音頻和視頻效果、粒子系統(tǒng)以及After Effects系統(tǒng)的程序語言Motion Math的使用。書后的附錄中給出廠After Effects 4.1快捷鍵參考。本書全面介紹了After Effects的功能特征及全部命令,對各種常用特效功能給出了明確的操作步驟,飼時包括了在Microsoft Windows及Mao OS平臺卜使用After Effects的指令,以及兩個平臺使用時的差別。書中內(nèi)容涵蓋了After Effects的全部內(nèi)容,既有面向初級讀者的入門知識,又有針對在非線性編輯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高級讀者的難度較大的技巧和知識點,并對許多影視非線性編輯的概念和技巧做了較深入的描述。本書既適合作為高等院校電腦美術專業(yè)師生自學、教學用書,又適合作為影視廣告設計、二維動畫設計、多媒體設計等各類人員的參考讀物和社會相關領域培訓班教材。與本書配套的光盤提供了練習用的素材文件。

作者簡介

暫缺《電腦非線性編輯大師After Effects4.1》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基礎篇
第0章 基礎知識
0.1 非線性編輯
0.2 系統(tǒng)環(huán)境需求
0.3 安裝軟件
第一章 基礎概念
1.1 窗口與面板
1.2 時間概念
1.3 項目
1.4 偏好設置
1.5 窗口操作
1.6 窗口
1.6.1 項目窗口
1.6.2 流程圖視圖窗口
1.6.3 素材窗口
1.6.4 合成圖像窗口
1.6.5 層窗口
1.6.6 時間布局窗口
1.6.7 合成圖像、層和素材窗口的控制
1.7 面板
1.7.1 改變面板的顯示
1.7.2 時間控制面板
1.7.3 工具箱
1.7.4 信息面板
1.7.5 音頻面板
1.7.6 對齊面板
思考題
第二章 素材
2.1 靜態(tài)圖片
2.2 在項目中引入素材文件
2.3 序列靜態(tài)圖片
2.4 包含A1pha通道的素材
2.5 Adobe Photoshop文件
2.5.1 引入Photoshop文件
2.5.2 透明區(qū)域及Photoshop層遮罩的使用
2.5.3 Photoshop中調(diào)節(jié)層的使用
2.5.4 Photoshop展效果的使用
2.6 Adobe IIIustrator文件和EPS文件
2.6.1 光柵化
2.6.2 從IIIustrator文件中引入層
2.6.3 引入IIIustrator路徑作為這罩
2.7 After Eftects的項目文件
2.8 Premiere項目文件
2.9 音頻文件
2.10 Cineon文件
2.11 運動素材
2.11.1 視頻分類
2.11.2 交錯和非交錯素材
2.11.3 幀速率調(diào)整
2.11.4 場的操作
2.12 DI、DV及素材像素縱橫比
2.13 DDR上的素材
思考題
第三章 合成圖像
3.1 管理素材
3.1.1 查看引入的素材
3.1.2 在應用程序中打開素材文件
3.1.3 設置素材的幀速率
3.1.4 素材循環(huán)
3.1.5 拷貝解釋素材設置
3.2 建立合成圖像
3.2.1 合成圖像的設置
3.2.2 建立合成圖像
3.2.3 修改合成圖像設置
3.3 在合成圖像中添加素材
3.3.1 添加素材到合成圖像中
3.3.2 合成圖像窗口與時間布局窗口的關系
3.4 合成圖像窗口
3.5 時間布局窗口
3.5.1 時間布局窗口
3.5.2 選項面板
3.5.3 時間圖表
3.5.4 設置與查看當前時間
3.5.5 時間圖表的縮放
3.5.6 設置工作
3.6 代替和置換素材
3.6.1 在整個項目中替換素材
3.6.2 僅在一層中替換素材
3.6.3 占位符與代理
思考題
第四章 層的管理及應用
4.1 層產(chǎn)生
4.1.1 由素材項產(chǎn)生新層
4.1.2 由合成圖像產(chǎn)生展
4.1.3 產(chǎn)生調(diào)節(jié)層
4.1.4 產(chǎn)生固態(tài)層
4.2 改變層的排列順序
4.3 層的編號及顏色
4.4 層的更名
4.5 查看層的素材名
4.9 建立層之間的簡單剪切和過渡
4.10 層的對齊與分布
4.11 快速定位層
4.11.1 顯示入點和出點面板
4.11.2 以拖動方式快速移動層
4.11.3 以移動入點的方式快速移動展
4.11.4 以移動出點方式快速移動層
4.11.5 以數(shù)字方式改變層的入點和出點
4.12 使用標記
4.12.1 合成圖像時間標記
4.12.2 層時間標記
4.12.3 為音頻增加同步標記
4.13 時間布局窗口的特征開關
4.14 視頻/音頻特征開關的使用
4.14.1 在合成圖像窗口中隱藏展
4.14.2 包合或排除一個層的音頻軌
4.14.3 層的鎖定和解鎖
4.15 層開關的使用
4.15.1 在時間布局窗口中顯示或隱藏層
4.15.2 塌陷變換或連續(xù)光柵化開關
4.15.3 改變層的圖像質(zhì)量
4.15.4 顯示/隱藏應用的效果
4.15.5 利用幀融合技術提高運動圖像質(zhì)量
4.16 運動模糊
4.17 調(diào)節(jié)層開關的使用
4.18 音頻層的使用
4.18.1 音頻預視
4.18.2 瀏覽合成音頻
4.18.3 改變音頻層的音量
4.19 自動排列層為一個序列
思考題
第五章 層的動畫
5.1 屬性
5.2 關鍵幀
5.2.1 理解關鍵幀
5.2.2 設置關鍵幀
5.2.3 選擇關鍵幀
5.2.4 刪除關鍵幀
5.2.5 移動、拷貝和粘貼關鍵幀
5.3 層的動畫
5.3.1 位置動畫
5.3.2 尺寸動畫
5.3.3 層的翻轉(zhuǎn)動畫
5.3.4 透明度動畫
5.3.5 旋轉(zhuǎn)動畫
5.3.6 定位點動畫
5.3.7 效果動民
5.4 預視
思考題
第六章 遮罩與透明
6.1 遮罩應用
6.1.1 制作遮罩
6.1.2 一個層中使用多個遮罩
6.1.3 遮罩類型
6.1.4 制作矩形和橢圓形遮罩
6.1.5 遮罩路徑
6.1.6 利用筆工具制作Bezier遮罩
6.1.7 曲線制作要點
6.2 選擇遮罩和遮罩點
6.3 縮放和旋轉(zhuǎn)遮罩或遮罩點
6.4 改變遮罩形狀
6.5 羽化遮罩邊界
6.6 確定遮罩的內(nèi)外部分
6.7 移動遮罩和移動遮罩后面的層
6.8 為動畫指定一目標遮罩
6.9 遮罩動畫
6.9.1 動畫遮罩的形狀
6.9.2 動畫遮罩羽化程度
6.10 從IIIstrator或Photoshop中引入遮罩
6.11 對遮罩應用效果
6.12 從遮罩中產(chǎn)生線條和實心形狀
6.13 如何控制同一層遮罩的相互影響
6.14 重復使用遮罩
6.14.1 保存遮署
6.14.2 重新使用遮罩
6.15 產(chǎn)生追蹤遮罩展和移動遮罩層
6.15.1 對追蹤遮罩層使用Alpha通道或亮度值
6.15.2 產(chǎn)生追蹤遮罩
6.15.3 復合時保留下面圖像的透明度
6.16 層模式
6.17 利用鍵控產(chǎn)生透明
6.17.1 根據(jù)顏色值鍵出
6.17.2 根據(jù)亮度值鍵出
思考題
第七章 效果綜述
7.1 應用和控制效果
7.2 改變效果屬性值的方法
7.2.1 改變一個效果屬性的值
7.2.2 設置角度
7.2.3 設置顏色值
7.2.4 顯示效果的描述和版本號
7.3 設置效果
7.3.1 依時間改變效果
7.3.2 多個效果的應用
7.3.3 利用調(diào)節(jié)層將一個效果應用到多個層
7.3.4 改變渲染順序
7.3.5 在After Effects中使用Photoshop層效果
7.4 調(diào)節(jié)效果
7.4.1 Brightness&Contrast
7.4.2 Channel Mixer
7.4.3 Color Balance
7.4.4 Curves
7.4.5 Hue/Saturation
7.4.6 Levels
7.4.7 Posterize
7.4.8 Threshold
7.5 音頻效果
7.5.1 Backwards
7.5.2 Base&Treble
7.5.3 Delay
7.5.4 Stereo Mixer
7.6 模糊和銳化
7.6.1 Channel Blur
7.6.2 Compound B1ur
7.6.3 Fast Blur
7.6.4 Gaussian Blur
7.6.5 Motion Blur(Directional Blur)
7.6.6 Radial Blur
7.6.7 Sharpen
7.6.8 Unsharp Mask
7.7 通道效果
7.7.1 Arithmetic
7.7.2 Blend
7.7.3 Compound Arithmetic
7.7.4 Invert
7.7.5 Minimax
7.7.6 Remove Color Matting
7.7.7 Set Channel
7.7.8 Set Matte
7.7.9 Shift Channel
7.8 Cineon工具—— Cineon轉(zhuǎn)換器
7.9 扭曲效果
7.9.1 Mirror
7.9.2 Offset
7.9.3 Polar Coordinates
7.9.4 Smear
7.9.5 Spherize
7.10 圖像控制效果
7.10.1 Change Color
7.10.2 Color Balance
7.10.3 Equa1ize
7.10.4 Gamma
7.10.5 Median
7.10.6 Ps Arbitrary Map
7.10.7 Tint
7.11 鍵出效果
7.11.1 Color Key
7.11.2 Luma Key
7.12 透視效果
7.12.1 Basic 3D
7.12.2 Bevel Alpha
7.12.3 Bevel Edge
7.12.4 Drop Shadow
7.12.5 Transform
7.13 渲染效果
7.13.1 Audio Spectrum
7.13.2 Audio Waveform
7.13.3 Ellipse
7.13.4 Fill
7.13.5 Beam
7.13.6 Ramp
7.13.7 Stroke
7.14 風格化效果
7.14.1 Brush Stroke
7.14.2 Color Emboss
7.14.3 Emboss
7.14.4 Find Edges
7.14.5 Leave Color
7.14.6 Mosaic
7.14.7 Motion Tile
7.14.8 Noise
7.14.9 Strobe Light
7.14.10 Texturize
7.14.11 Write On
7.15 文本效果
7.15.1 Basic Text
7.15.2 Numbers
7.15.3 Path Text
7.16 時間效果
7.16.1 EchO
7.16.2 postering Time
7.17 過渡效果
7.17.1 BIock Dissolve
7.17.2 Gradient Wipe
7.17.3 Iris Wipe
7.17.4 Linear Wipe
7.17.5 Radial Wipe
7.17.6 Venetien Blinds
7.18 視頻效果
7.18.1 Broadcast Colors
7.18.2 Reduce Interlace Flicker
7.18.3 TimeCode
思考題
第八章 制作影片
8.1 壓縮編碼和文件格式
8.1.1 壓縮編碼方式
8.1.2 音頻格式,
8.1.3 數(shù)字文件格式
8.1.4 數(shù)字視頻壓縮
8.2 制作電影
8.3 渲染隊列窗口
8.3.1 渲染隊列窗口基本操作
8.3.2 監(jiān)視渲染過程
8.3.3 渲染狀態(tài)
8.3.4 渲染設置模板
8.3.5 渲染設置模板的使用
8.4 輸出模塊
8.4.1 輸出模塊設置
8.4.2 輸出模塊模板的使用
8.5 數(shù)字磁盤記錄器DDR
8.6 渲染一個項目為多種格式
8.7 選擇壓縮器選項
8.7.1 QuickTime壓縮器
8.7.2 設置QuickTime壓縮器的選項
8.7.3 Video For Windows
8.8 檢測條目
8.8.1 工作流程檢查條
8.8.2 合成圖像檢查條目
8.9 輸出圖像
8.9.1 輸出合成圖像的一個幀
8.9.2 產(chǎn)生Photoshop中的Filmstrip文件
8.9.3 以序列靜態(tài)圖像形式輸出幀
8.9.4 渲染交叉平臺的影片和靜態(tài)圖像
8.9.5 在多個系統(tǒng)上渲染單幀序列
8.10 跨卷渲染
8.11 以不同尺寸渲染影片
8.11.1 制作比合成圖像小的影片
8.11.2 制作比合成圖像大的影片
8.12.3 輸出運動測試用的低解析度影片
8.13 檢測場的渲染順序
思考題
高級篇
第九章 高效管理項目
9.1 缺省渲染順序
9.2 改變渲染順序
9.3 用嵌套組織項目
9.4 用嵌套合成圖像產(chǎn)生動畫
9.5 同步嵌會合成圖像的時間顯示
9.6 保持嵌套合成圖像的圖像質(zhì)量
9.7 預渲染嵌套合成圖像
9.8 重組
9.9 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術
9.9.1 有效使用內(nèi)存
9.9.2 識別會成圖像中內(nèi)存需要量大的層
9.9.3 降低合成圖像的內(nèi)存需求量
9.10 在多處理器系統(tǒng)上運行After Effects
9.10.1 Windows MP外掛件(僅用于Windows NT)
9.10.2 Mao OS外掛件
9.11 在Intel MMX下運行After Effects
思考題
第十章 精調(diào)動畫
10.1 使用插值法控制變化
10.1.1 空間插值及運動路徑
10.1.2 時間插值及值圖
10.2 插值法的比較
10.2.1 無插值法
10.2.2 線性插值
10.2.3 自動Bezier插值
10.2.4 連續(xù)Bezier插值
10.2.5 Bezier時間插值
10.2.6 Hold插值
10.3 改變插值方法
10.3.1 用關鍵幀插值對話框改變插值方法
10.3.2 在窗口中直接改變插值方法
10.3.3 以圖形方法應用Bezier插值
10.3.4 調(diào)節(jié)方向句柄產(chǎn)生曲線和邊角
10.3.5 收縮和擴展Bezier方向句柄
10.3.6 混合進入和離開插值方法
10.3.7 混合Bezier和線性插值方法
10.3.8 應用或刪除作為離開插值的HOld插值
10.3.9 設置缺省空間插值為線性插值
10.4 使用值圖改變層屬性值
10.5 在值圖上增加關鍵幀
10.6 影響變化率的因素
10.7 控制運動路徑上的速度
10.8 控制關鍵幀間的速度
10.9 精調(diào)速度
10.9.1 調(diào)節(jié)速率圖或速度圖的邊界
10.9.2 產(chǎn)生一個跳躍或陡峰
10.9.3 逐漸開始或停止變化
10.9.4 擴大松弛句柄的影響
10.9.5 以數(shù)字方式改變速度
10.9.6 用漂浮關鍵幀產(chǎn)生平穩(wěn)變化
10.9.7 Easy Ease關鍵幀助理
10.10 層的時間延伸
10.10.1 從一特定時間時間延伸一個層
10.10.2 時間延伸一個層到指定時間
10.10.3 時間延伸一個層時保持關鍵幀的完整性
10.11 時間反轉(zhuǎn)關鍵幀助理
10.12 反轉(zhuǎn)層的播放方向
10.13 時間重映象
10.14 時間重映象部分運動素材或音頻層
10.15 時間重映象音頻
10.15.1 改變音頻層的合調(diào)
10.15.2 消除時間重映象圖中入點和出點的滴答聲
思考題
第十一章 運動、屬性及追蹤控制
11.1 平滑運動和速度
11.2 增加隨機性
11.3 模擬變焦鏡頭
11.4 追蹤運動
11.4.1 運動追蹤器窗口
11.4.2 定義追蹤區(qū)域
11.4.3 定又追蹤設置
11.4.4 追蹤不同類型的運動
11.4.5 連接效果到追蹤的位置
11.4.6 追蹤移動的區(qū)域或?qū)ο?br />11.4.7 校正漂移的特征區(qū)域
11.5 運動平穩(wěn)器
思考題
第十二章 鍵控技術

12.1 利用鍵控效果產(chǎn)生透明
12.1.1 二元鍵控
12.1.2 線性鍵控
12.1.3 顏色鍵控
12.1.4 遮罩工具
12.2 排列和組合鍵控
12.3 線性顏色鍵控
12.4 抽取鍵控
12.5 差別遮罩鍵控
12.6 顏色差別鍵控
12.7 顏色范圍鍵控
12.8 簡單堵塞工具
12.9 遮罩堵塞工具
12.10 Alpha Levels通道
12.11 溢出抑制器
12.12 垃圾遮罩和保持遮罩
12.12.1 垃圾遮罩
12.12.2 保持遮罩
思考題
第十三章 音頻和視頻效果
13.1 3D通道效果
13.1.1 3D Channel Extract
13.1.2 Depth Matte
13.1.3 Depth of Field
13.1.4 Fog 3D
13.1.5 ID Matte
13.2 音頻效果
13.2.1 常用音頻頻率
13.2.2 FLange Chorus
13.2.3 High-LOW Pass
13.2.4 Modulator
13.2.5 ParametTic EQ
13.2.6 Rererb
13.2.7 Tone
13.3 彎曲效果
13.3.1 Bezier Warp
13.3.2 Mesh Warp
13.3.3 Reshape
13.4 其它視覺效果
13.4.1 Bulgr
13.4.2 Corner Pin
13.4.3 Displacement Map
13.4.4 GIow
13.4.5 Lightning
13.4.6 Ripple
13.4.7 Scatter
13.4.8 Time Displacement
13.4.9 Twirl
13.4.10 Wave Warp
思考題
第十四章 粒子系統(tǒng)
14.1 準備使用粒子運動場
14.1.1 最初粒子如何顯現(xiàn)在層上
14.1.2 粒子種類
14.2 產(chǎn)生粒子
14.2.1 Cannon
14.2.2 Grid
14.2.3 層爆破器和粒子爆破器
14.3 用層替代缺省的粒子
14.3.1 指定要映象的幀
14.3.2 層映象選項
14.4 用文本替換缺省粒子
14.5 調(diào)節(jié)已有粒子的狀態(tài)
14.6 在生存期內(nèi)調(diào)節(jié)單個粒子
14.7 使用重力拖動粒子
14.8 排斥和吸引粒子
14.9 用墻(Wall)約束粒子
14.10 屬性映象器
14.10.1 持續(xù)和短暫的屬性映象器
14.10.2 屬性映象器
14.10.3 使用Min和Max選項調(diào)節(jié)層映象輸出范圍
14.10.4 使用短暫屬性映象器算術運算來調(diào)節(jié)值
14.10.5 用層映象指定受屬性映象器影響的粒子
14.10.6 用層映象RGB通道獨立地改變多個屬性
14.11 用Afferts選項指定粒子
14.12 層映象
14.12.1 產(chǎn)生層映象
14.12.2 建立RGB展映象圖
14.12.3 在合成圖像中設置層映象
14.12.4 動畫層映象
14.13 應用實例
14.13.1 象群
14.13.2 焰花
14.13.3 發(fā)射消息
思考題
第十五章 應用Motion Math
15.1 Motion Math窗口
15.2 高級工具包提供的Motion Math腳本
15.3 運行和編輯存在的腳本
15.3.1 拷貝值
15.3.2 效果點
15.3.3 閃爍
15.3.4 同步音頻與屬性變化
15.3.5 模擬運動視差和其它效果
15.3.6 層的跳動
15.3.7 彈簧連接
15.3.8 將一層指向另一層
15.3.9 轉(zhuǎn)換邊角運動
15.3.10 在合成圖像中縮放所有層
15.3.11 在兩個運動展間連接一層
15.4 編寫自己的腳本
15.4.1 保存腳本
15.4.2 內(nèi)置循環(huán)
15.4.3 賦值語句與運算符
15.4.4 層屬性函數(shù)
15.4.5 IF語句
15.4.6 循環(huán)
15.4.7 常數(shù)
15.4.8 數(shù)學函數(shù)
15.4.9 注釋
15.4.10 指定層和屬性
15.4.11 測試腳本
15.5 向量
15.5.1 作為單獨變量的向董
15.5.2 函數(shù)中使用向董
15.5.3 使用索引
15.5.4 在向量上使用數(shù)學函數(shù)和運算符
15.5.5 向量運算
15.6 層、屬性和通道菜單的使用
15.7 語言元素菜單的使用
15.8 Motion Math語言參考
15.8.1 合成圖像、層和屬性函數(shù)表
15.8.2 替換函數(shù)
15.8.3 數(shù)學函數(shù)
15.8.4 常數(shù)
15.8.5 算術運算符
15.8.6 邏輯運算符
思考題
附錄 After Effects快捷鍵參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